章節錯誤,點此舉報(免注冊),舉報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,請耐心等待,并刷新頁面。
就是工匠本人每月支米三斗,成年家屬二斗半,孩子一斗半。
再就是半斤鹽。
然后…然后就沒有了啊,大元給你們每月幾斗米,還不謝恩么?
后世說元朝重視工匠的,不是沒腦子,就是沒心腸。
元朝重視的是工匠的勞動成果,不是工匠本身。工匠在大元眼中是什么?就是奴才,工奴罷了。就如同他們重視牛羊,不是愛牛羊,而是因為牛羊的肉啊。
自此我大元發明了匠戶,將匠戶嚴格管控起來,乖乖不得了,中原的技術水平就一日不如一日了。
還用想么?你是工奴,你愿意好好鉆研技術,發明創造,為把你當奴才的主子貢獻聰明才智?
那不是有病么?有幾個人會這么干?
技術不倒退,沒有天理。
現在這批良匠歸了唐國,那就不一樣了。
“君上,完哲都打算滅了黃華后,將幾萬匠人奪回來??梢?,元廷對這批匠人還是很在意的?!标愖屝χf道,“有這批匠人在,我唐就如虎添翼了?!?br />
李洛心情暢快,幾萬能工巧匠啊,現在全部便宜唐國了。
“這批工匠和黃銅,由你負責運到臨安,交給夫人,她會妥善安置的?!崩盥灏堰@個任務交給陳讓。
陳讓早有準備,“君上放心,微臣早就安排里面的特務做了宣傳,他們很愿意為我唐效力?!?br />
李洛點點頭,沉吟道:“間諜之事,你以后不要再親自做了。寡人打算改江西行省韶關之北為贛州,任命你為贛州牧,管理江西民政?!?br />
陳讓是對江西最熟悉的人,多少也做了半年草臺班子的丞相,加上本就有政治才能,做個封疆大吏差不多了
誰叫李洛沒有合適的人才呢。
陳讓再拜道:“謝君上恩典。然則君上也要在江浙廢省復州么?”
李洛站起來,背著手看著剛掛起來的地圖,“將來,大唐必要恢復三省制度,則行省不倫不類,必要廢除。江浙本屬于揚州,可古揚州太大,而揚州城還在江北元廷之手。你有何見解,倒是可以暢所欲言?!?br />
陳讓果然有政治才能,侃侃說道:“微臣以為,古人高明,不以關河為界分州,弱割據之基。比如揚州,大半都在江南,可治所偏偏在江北。而漢中原屬益州,卻偏偏劃給雍州?!?br />
李洛很是滿意,因為陳讓聞弦歌而知雅意,明白自己的話。
陳讓察言觀色,受到鼓勵繼續說道:“我唐雖然只有江浙和一座洪都城,但大可效仿魏晉南朝,虛領遙領某州。如今關中并不在我唐之手,可大公子不是領著雍州牧么?”
“君上大可下旨直接將元廷腹里之區,改為冀州,兗州,青州,并州。揚州太大,可析分兩浙道為越州,福建為閩州,江南東道和江北揚州路為揚州。如此一來,古揚州就被分為越州,閩州,揚州,贛州四州之地了?!?br />
李洛感覺陳讓說的和他想的差不多,但此事不急,無需此時細談,他剛才只是考較一下陳讓罷了。
“寡人明日就下令收復韶關之北的州縣,你的州牧衙門,就設在洪都,讓王善見輔助你。打仗的事你不用管,只管賑濟,勸農,賦稅,教化,清查人口田畝等民政。嗯,監察之權,暫時也交給你,若有將領官吏不法,小者便宜行事,大者報寡人親斷?!?br />
陳讓領命道:“遵旨。只是,州牧乃封疆大吏,衙屬眾多,這屬員如何配置,如何確定品級,卻需君上親斷才好?!?br />
李洛早就胸有成竹,“我唐如今只是公國,太尉上卿也不過三品,州牧就暫定為四品,位在郡守之上。設從四品州丞一人,協助掌管政務;設置州史一人,掌管典簿律法;設州司馬一人,掌治安。以上兩人皆為正五品?!?br />
“如今要機構精簡,人才也不夠,州牧衙門暫時只設置四人,以后再慢慢增添。贛州新設,方經大戰,百廢待興,你走馬上任,直接做事罷!按照我唐制度,照章辦理便可?!?br />
這其實就是充分放權了。
“諾!”陳讓領命,“還有一事,君上將江西改為贛州,那贛州便不好再用了,還請君上改名?!?br />
李洛想了想,“贛州就改為贛南郡,吉州改為吉安郡。你擬個條陳,所有稱州的地名,全部改為郡。從今之后,州必須在郡之上?!?br />
君臣兩人又商量了一會兒,滿心振奮的陳讓就拜別李洛,連夜策劃搭建州牧衙門。
唐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州牧,誕生了。
事實上李洛的州牧和以前的州牧區別很大。李洛設置的州牧,其實就是后世的布政使,連巡撫的權力都沒有,更別說和以前的州牧比了。
因為,只有民政權,卻無兵權,連監察之權,都是戰時臨時給的,隨時會收回去。
職權就是明朝的布政使,只不過稱為州牧好聽罷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
李洛下榻東湖蘇園第二天,就做出了占領江西大部,推行清鄉之策的決定。
他將江西大部一分為三。任命都烈為贛北節度使,負責贛北清鄉;任命烏圖為贛南節度使,清鄉贛南。任命江圖為贛中節度使,負責贛中。
都烈和烏圖年長,又是最早跟隨他的老人,功勞也很大,再和一幫年輕人一樣做旅帥,就說不過去了。
而且兩人雖然是女真人,卻足夠忠心,完全值得信賴。
至于江圖,同樣年長,資歷豐富,也夠忠心,當節度使也夠了。
像楊序,朱頷,武巖等人,雖然都做了大將,但資質不夠,年輕尚輕,沖鋒陷陣沒問題,擔任節度使卻難以勝任。
不過,唐軍如今只拿了一座洪都城,其他州縣全部在元軍手里。大仗雖然打完了,小仗卻還要繼續打。
當天,兩萬五千吳軍正式易幟,換上了唐軍的戰旗,無論是軍制還是軍職,全部改為唐制。
李洛下令撫恤吳軍戰死將士家屬,妥善安葬,并賞賜歸唐的兩萬五千吳軍酒肉,補發夏季軍餉。
再下令以王侯之禮厚葬黃華,親賜謚號曰“武壯”。
武壯這個謚號,比起忠武,武穆差的太多。但對于武將來說仍然算是美謚。
以黃華的所作所為,賜予“武壯”的謚號,真的是過譽了,完全就是李洛為了收攬吳軍軍心,不得不捏著鼻子給了這個謚號。
不過按照謚法,壯這個謚號,有“武而不遂,死于原野”的意思,給黃華也是恰如其分。
如此一來,歸唐吳軍的軍心,盡被李洛收攬。
李洛趁機下令改編吳軍為五個旅,并且派遣各級監理,設立社員組織。
一番運作,就將吳軍牢牢掌握在手里。
到了下午,此次大戰的所有繳獲,終于統計出來了。
完好的戰馬一萬三千匹,能用的鐵甲三萬二千領,騎弓步弓四萬三千張,刀槍四萬六千件…足以武裝幾萬大軍。
還有很多死馬,也被緊急處理,作為肉食。
這一場大戰,不但干掉了江西元軍主力,還真是發了大財。
第三天,簡單修整過的唐軍,就被派出六萬人,由三個節度使率領,分赴贛北,贛南,贛中,收復除卻廣東路之外江西行省近百個州縣。
新收編的兩萬五千多人,全部出征。
根據情報,這些州縣都駐扎有元廷漢軍,多的七八百,少的一兩百。而江西作為南方腹里,豪紳大族的勢力也很大,盤踞地方稱雄,大多擁護元廷。
只有消滅這些元廷駐軍,廢除元廷州縣官府,鎮壓頑固不化的豪紳大族,才能收復江西。
隨著唐軍鐵蹄而去的,是海東來的“隨征儲員”,他們將擔任州縣官吏,掌控地方。
于是,繼江浙之后,令豪紳大族發指的清鄉運動,在江西再次轟轟烈烈開始了。
贛江大地,將掀起新一輪的腥風血雨。
而唐公李洛,則是和許夫人率領不到兩萬兵馬坐鎮洪都。
一道道軍令和政令,飛出洪都城,飛向臨安和江寧。
唐軍所有人都知道,新的大戰不久就會來臨了。
同時,完哲都兵敗身亡,唐軍進入洪都的消息,也如同驚天霹靂一般,轟的洪都附近的豪紳大族驚慌失措。
李洛,那個據說在江浙荼毒士紳大族的叛臣,來了。
那個男人,他來了!
ps:今天有案子,所以特別忙。但為了更新質量,還要查閱資料,所以更新晚點了,五千多字不到六千,抱歉哦各位!讓大家久等了,我很慚愧,真的。求支持,訂閱,票票??纯催@個月排名多少,晚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