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節錯誤,點此舉報(免注冊),舉報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,請耐心等待,并刷新頁面。
2、趙普趙普匆匆進宮時,日已西斜。
皇帝在崇政殿召見了他。
皇帝與趙普的淵源,足足可追溯到后周時代。
當年的陳橋兵變,他與趙普是最主要的策劃者和執行者。一個是忠誠的下屬,一個是知心的弟弟,合力把趙匡胤推上大宋天子的寶座。
此后,分享著大宋天下的權力?;实苴w光義,是開封府尹、晉王,趙普是宰相。
第二章、金匱之盟(2)
在陳橋的那一個黃昏,身為后周臣子的趙普與趙光義一起將黃袍披上太祖的身上。也是他,數次冒著逆龍鱗的危險,在太祖面前堅持著自己的不同政見,激烈到跪宮門、摜烏紗。最激烈的一次,太祖憤怒得甚至將奏本撕得粉碎擲在他的臉上,然而趙普,卻將奏本的碎片一片片地拾起,補貼好、再次奏上。
最大的幾次政見分岐,在于一統天下,先是伐北,還是伐南,連皇弟趙光義也不敢太違兄皇的意見,而趙普卻敢數次摜烏紗辭官,然而太祖遇到疑難時,還會不由自主地來到趙普的家中,甚至是在大雪夜里?!疤嫜┮乖L普”與“漢光武嚴子陵同榻”一樣成了千古君臣恩遇的佳話。
到太祖后期,晉王謀位甚急,最后的政見分岐,是趙普要太祖收回給晉王的特權,以防晉王坐大。然而太祖已老,猶豫不決,終于到今天的晉王做了天子。
皇帝登基后,任用新相盧多遜,趙普便成了寓居在家的閑人一個。
今日兩人重新見面,這一場權力游戲,又要重新洗牌了。
如何既要用著趙普,又要防著趙普,這是皇帝的心思。
而如何恰如其分地對付老對手盧多遜,如何在當今皇帝手中重得相位,這對于趙普來說,難度亦不亞于火中取栗。
趙普一進來,便跪倒行禮?;实勖τH手扶他起來:“朕與趙卿家本是年少之交,許久未見了,今日不過敘舊,休要行此大禮?!?br />
趙普行禮畢,就座,正色道:“君臣分際,最是重要,趙普不敢失禮吾皇?!?br />
皇帝捧了茶盞,一邊輕拂著上面的茶沫,一邊閑閑地問著趙普家?,嵤?。
趙普肅容一一答了。
過得半會兒,皇帝又閑閑地道:“近來可見過延美了?”
趙普道:“臣一直閉門家中,倒不知道外界之情?!?br />
皇帝笑道:“我們家的事,你是最知道的了。朕這個弟弟,從小性子就不好,從小到大,也不知道惹出多少事來,都是先皇和朕給他擋著的。實指望他年紀大了,會懂事些。朕這幾年國事辛勞,也少理會他的。誰知道竟變本加厲,位高不知自重,在一幫小人的慫恿下,做出種種可笑的事態來?!?br />
趙普放下茶盞,肅容道:“秦王心性,確有些如官家所言。若真只是些奉承小人倒也罷了,只恐有人別有用心,利用著秦王來達到自身不可告人的目地?!?br />
皇帝看著他,笑道:“有人別有用心,倒不知趙卿家此意何指?”
趙普看著皇帝,大膽道:“臣指的就是當朝宰相盧多遜?!?br />
皇帝臉一沉:“你何出此言?”
趙普跪了下來,叩首自陳道:“當年昭憲太后遺命,防著后周故事,因此上有兄終弟及的話。臣忝為舊臣,與聞昭憲太后遺命,備承恩遇,不幸戇直招尤,反為權幸所沮,耿耿愚忠,無從告語?!?br />
皇帝冷笑:“耿耿愚忠?”
趙普磕了一個頭,從袖中取出一道本章道:“臣本小吏,得太祖與皇上知遇之恩,敢不殺身以報。自五代十國以來,中原多有變亂,皇位屢有更疊,君不君、臣不臣,天下不寧。究其原因,仍是制度有缺失。若能修訂制度,使君無制肘,臣安其位,許多宮庭變亂,便不至于發生,天下自能太平。制度非對于人,而對于事,這是臣當年的本章,請官家御覽?!?br />
小黃門呈上本章,皇帝慢慢地翻看著,臉色忽青忽白。這本章的時間,是當年太祖在位時,本章的內容,擴大君臣,限制臣下的具體措施。當日太祖若是一一照著實施,當今皇帝是否能夠安然繼位,竟是未有可知。
這正是趙普走的一步險棋,至之死地而后生。當年趙普種種舉措,能在當今皇帝面前否認得了嗎?倒不如自己先坦坦蕩蕩地說明了,皇帝若是英明,自知取舍。
趙普緩緩地道:“臣這道本章,當日不用,今日卻可用到了?!?br />
皇帝重重地喘了口氣,卻不得不承認他說得對,這道本章的內容,今日用來對付秦王,恰是再好不過。
皇帝看著趙普,神色有些猙獰:“趙普,當年你倒真是心機用盡,你可知道,今日給朕看這道本章,會有什么后果嗎?”
趙普從容地道:“殺身之禍?!?br />
皇帝冷笑:“既知是殺身之禍,為何還敢上奏,難道你想自已取死嗎?”
趙普淡淡地道:“只要制度得行,安保大宋江山,臣雖死不朽了?!?br />
皇帝冷冷地看著他,半晌,將手中另一本章扔給了他:“你再看看這個吧!”這是柴錫禹參奏秦王和盧多遜的本章。
趙普靜靜地看完,道:“果然不出臣所料?!?br />
皇帝眉頭一皺:“你料到什么了?”
趙普道:“上一局牌,盧多遜贏過一次,自然會再次重注押上。當年臣忝為宰相,居其位謀其事,自然要為保君王之權而謀劃。而盧多遜押得卻是人,他下注的是未來的天子。不管是當年的晉王,還是今日的秦王?!?br />
皇帝臉色已經變了:“那你呢,你卻下錯了注?!?br />
趙普緩緩地道:“臣不是賭徒,臣從不下注?!?br />
皇帝冷笑一聲。
趙普道:“時至今日,臣無以自辨,不過太祖生前,曾有人說臣訕謗皇上,臣嘗上表自訴,極陳鄙悃,檔冊具在,盡可復稽。若蒙陛下察核,鑒臣苦衷,臣雖死無憾了?!?br />
皇帝吩咐夏承忠:“去把表章找來?!?br />
過得片刻,表章已經找來,皇帝看著表章,臉色略略緩和,表章上竟是這樣的內容:“皇弟光義,忠孝兼全,外人謂臣輕議皇弟,臣怎敢出此?且與聞昭憲太后顧命,寧有貳心?知臣莫若君,愿賜昭鑒……”
皇帝手在微抖:“朕從來不知道,卿還上過這樣的本章?!?br />
趙普磕首道:“能得官家今日知道,臣死也是個明白鬼了?!?br />
皇帝長嘆一聲:“人誰無過,朕不待五十,已知四十九年的非了。從今以后,才識卿的忠心?!?br 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