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節錯誤,點此舉報(免注冊),舉報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,請耐心等待,并刷新頁面。
花園落成之日,吳王請了襄王、越王等諸王及諸官員前來飲宴。
面對著如此美侖美奐的園林,面對著美女歌舞,令得在場眾人無不稱好。酒過三巡,吳王也已經有了一些醉意,便乘興提筆,即景賦詩。在場的吳王府幕僚屬下們紛紛叫好和詩,卻不想其中卻有一人,發出了一聲冷哼。
吳王循聲一看,眉頭頓時擰成一團,暗暗怒道:“又是這個厭物!”
大家看去,卻是吳王府的翊善姚坦獨自昂首不動,令眾人心中直皺眉頭。
王府中翊善雖然是下屬官僚之首,但是姚坦的為人,卻是吳王府人人厭惡,更是吳王元杰最討厭的人。別人府中的翊善皆是個個輔佑自家主子,只有他府中的這個姚坦,卻是事事與他作對。平時他舉止稍有過失,就被姚坦抓住錯處痛加詆毀,直不把吳王說成是一無是處罪惡萬分不肯罷休。
吳王元杰深恨姚坦,只覺得此人在身邊猶如芒刺在背,有此人在王府中,簡直人生無趣。他身邊的人看出了他的心思,就出主意說叫他稱病不朝。太宗本就喜愛這個兒子,一聽說他病了,甚為關心,每日派使臣前來探視,過了一個月元杰的“病”還沒好,太宗心中著急,連忙召了元杰的乳母來問情況,乳母便按照早就說好的詞兒應對道:“王爺本來沒病的,只是那姚坦過太無禮,處處管著王爺詆毀王爺,因此王爺叫他氣得病著了?!?br />
太宗聞言大怒:“姚坦是朕所選的人,就是要選品行嚴正的人來輔庇,自然不能夠象那等拍馬小人只知道討主子歡心的。吳王不知道納諫,還以裝病這種方式,去了管束的人,好讓他胡作非為是不是?我想元杰小小年紀也做不來這等謀算,必是你等挑唆的?!边@一怒非同小可,立刻將乳母先杖責了三十,差點兒丟掉了條老命兒,再將吳王周圍的侍從也都責斥了一頓。吳王經這一來,不免弄得灰溜溜地,再也不敢裝病了。
這邊太宗表面上派人對姚坦大加贊揚道:“卿居王宮,能以正為群小所疾,大為不易。卿但如是,勿慮讒間,朕必不聽?!彼较吕飬s又召來姚坦告誡道:“元杰知書好學,亦足為賢王矣。便是稍有過失,也應該婉辭規諷。無大故而詆訐主子,豈是你為人屬下的裨贊之道?”
姚坦領了太宗的命令,也鉗口不語了幾個月。
此時吳王已經喝得有幾分醉意,見姚坦又作出這副怪相來,心中大怒,厲聲道:“姚坦,本王興建藏書樓,是奉官家宣諭文事的上意。本王問你,你見此建筑,又有何心思?”
姚坦冷冷地道:“王爺真的要聽嗎,那可是王爺要臣說的,休怪臣說出不中聽的來!”
吳王酒氣上涌,怒道:“好,就算是本王要你說的,本王倒要聽聽,你能說出什么不中聽的話來!”
姚坦掃視眾人一眼,徐徐說道:“這眼前你們看到是太湖石堆制的假山,在姚坦的眼中,卻是一座血山!”
吳王大怒,一腳踢翻了長桌,不理會桌上的金盞玉盤山珍海味滾得一片狼籍,指著姚坦怒不成聲:“姚坦,你、你放肆,毀謗本王,你可知罪!”
姚坦冷笑一聲:“吳王但知這山林之美,卻不知道自己的屬地蜀中已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,沿途逃難。今年京中新到的難民,有一半是蜀中而來。為你吳王殿下造此園林,州縣鞭撻微民,以取租稅,這假山再美,不過是黎民租稅血汗而成??!”
吳王為上次的事不痛不癢只懲處了幾個侍從,太宗見了他也只說一聲:“別鬧性子!”又在私底下聽說姚坦也受了訓誡,再見此人安份許多,氣勢便盛了許多。今日本是一團高興,卻又叫姚坦指著鼻子這般教訓,心中大怒,撥劍而出叫道:“以下犯上,你好大膽子。我府中再容不得你!”
眾人見此情景,手忙腳亂地上前拉著吳王,這邊又拉著姚坦叫他向王爺請罪。姚坦不但不理,反而更厲聲道:“你身為王爵,不恤生民,不納諫言,反而撥劍殺人,這等昏饋暴戾的行為,怎堪為一方之王?”
這話猶如火上澆油,吳王直跳著腳叫道:“你們別拉著我,我今天非殺了他不可,先殺了他,我再向父皇請罪!”
“五弟五弟——”襄王元侃忙抱著他哄勸道:“好兄弟,你是金枝玉葉的皇子,不必與這渾人一般見識?!边@邊喝著:“你們還不快拉了姚坦出去!”
越王元份也上前勸說,兩人奪下了吳王元杰手中的劍,這邊吳王府眾人也拉著姚坦出去了,好說歹說,才將吳王勸下來。元侃本想今日對元杰說蜀中之事的,見了這般情景,也不想再火上澆油,只得先按了下來。
就是這樣左一耽擱右一遲誤,便把事情延誤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二月中旬時,襄王在內閣中接到邊接,當場就驚得傻掉了。
蜀中邊報:永康軍治下青城縣有茶販王小波、李順等人聚眾造反,蜀中百姓響應者極多,不過十余日之內,已經聚集數萬人,攻下了青城、彭山兩縣,已成大火燎原之勢。
事情起來之前,大宋的朝廷上下,竟是誰沒也有聞到這空氣中的硝煙味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