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節錯誤,點此舉報(免注冊),舉報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,請耐心等待,并刷新頁面。
真宗親征,準備甚多。此時寇準憂王欽若通曉史事,能言善道,深恐他在京中會影響真宗親征的決定,因此在朝堂上,一力舉薦王欽若出任鎮守邊關的天雄軍府兼都部署。王欽若知自己已招寇準所忌,只得憤然赴任。
真宗下旨,畢士安、寇準、王旦等群臣隨駕親征,封雍王元份為東京留守,鎮守京中代行王事。其余諸王除楚王外,皆隨駕親征。
雍王元份之子允讓,已經是宮中嗣子,此時又留守京中代行王事。眾人心知肚明,一旦前線戰敗真宗有事,雍王就成了太上皇了。
此番親征,李繼隆為駕前東面排陣使,石保吉為西邊排陣使。李繼隆是剛剛去世的李太后之兄,石保吉為晉國長公主的駙馬,雖然兩人均為皇親國戚,卻也都是身經百戰的宿將。
天子親征,御駕剛出汴京,消息傳到澶州,已經使得軍心大為振奮。消息傳來,王欽若剛到天雄軍上任,便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,將攻打天雄的遼軍打得大敗。
澶州離汴京只有兩百余里,天子車駕第三日到了韋城住下,時近隆冬,次日起來繼續上路時,已是滿天鵝毛大雪。
張懷德早備好了貂帽狐裘,此時見天上下雪,忙捧出來給真宗換上。真宗看了看外面的天色,嘆道:“如此天寒地凍,冷的又豈是朕一個人。這貂帽狐裘,能夠人人皆有嗎?朕既然來到前線,便當與將士們同甘共苦。隨駕的文武百官,前線將士都沒有寒衣御冬,朕身著重裘,如何出現于千萬將士面前?”
張懷德只得捧著狐裘就要退下,劉娥正隨侍在傍,見狀道:“官家,貂帽狐裘可以御寒,官家既然不用,何不將其裁成幾領護肩,也好賜與守澶州的將帥們御寒,讓他們可以分享圣恩?”
真宗嗯了一聲,道:“這倒也使得,只是行程匆匆,又沒有帶宮坊的匠人?!?br />
劉娥拿起狐裘看了一下,道:“不妨,這女工活兒倒也簡單,臣妾試試看這幾日趕工,能不能做出來?!?br />
真宗點了點頭:“就交給你了?!?br />
也正在此時,澶州城北城門上,威武軍的軍頭張環正領著手下,大清早地抬著床子弩出來了。
本朝因缺少馬匹,因此各軍中皆以步兵為主。因為要對付遼人的剽悍鐵騎,其時軍中近一半以上皆為弓弩手,但是就算是弓弩手,也有高下之分。象張環這一種,就算是弓弩手中的頂級了。
張環掌的是床子弩,而且是床子弩中最為強勁的三弓八牛弩。整張弩弓由三張大弓組成,拉動這張弩需要八牛之力,弩弓大如銅床,因此得名。每次動用床子弩,需要百余名兵士分別絞軸張弦,方能將弩箭發出。床子弩本能一射七百步,開寶年間,大匠魏丕對床子弩作了改進,增造至千步。雖說千步,但是素日最多也只射過七八百步,過遠則難免失去準頭。
張環掌弩二十余年,從最普通一人可掌的單弩開始,直到如今率百名軍士掌這軍中最強的三弓八牛床子弩,這軍中多年生涯,他也不知道自己手中的弩,射殺過多少敵人。有時候他覺得自己的生命都已經和這弩弓化為一體了。
清晨的陽光照得床子弩上,反光映得張環微瞇了一下雙眼。忽然聽得耳邊兵士叫道:“有遼人來探營?!?br />
張環向城下看去,卻見遠處遼軍營門大開,有一隊遼人的騎兵,約有上千人向澶州城而來,顯見是遼人乘著清晨時分來探營。
“他奶奶的,遼人也學狡猾了,前幾日射殺幾個探營的遼將,如今都知道縮在千步之外了?!鄙磉叺谋恳娪袛潮鴣砹?,拿著弩弓上的望山量了半天,卻無法瞄準,氣得直罵。
張環溫和地笑了:“別急,掌弩人最戒心浮氣燥,一弩要發射千步之外,稍一焦燥,捺不下心來,就會差之毫厘,謬以千里了?!彼⒉[著眼看著遠處這一彪遼人騎兵,由于長年掌弩瞄準的緣故,他的眼睛就在平時也是微瞇著,看上去似乎整日睜不開眼,然而仔細看了,卻是從他的眼睛細縫中透著一點寒光??慈魏问挛?,都像是在冷冷地觀察著一處可以瞄準射擊的目標似的。他長年掌弩練準頭,整個人的脾氣也變得極為耐心細心,輕易不動喜怒,然而只有他最貼身的小軍才知道,他所有的耐心細心,都只是為了等待獵殺獵物的那一刻。
但見這批遼人,直到站在千步之外一處小山上便止步不前,當中一人居中指揮,遼軍分成一支支小隊散開,在城外馳騁交錯,查探軍情。
這些人驟忽來去,無法瞄準,氣得城頭的眾軍士直亂罵不已。張環伏下身子,探出城頭觀察了一會兒,才站起來拍了拍手地道:“以三百步手弩,耐下心來瞄準騎兵前方六步射出,先拿這一小隊的騎兵試試看!”
一隊手弩兵上來,排成隊依著張環所教射向所瞄準的騎兵前方,但聽得唰唰連聲弩箭破空而出,那一隊騎兵奔馳飛快,卻哪里抵得上弩箭破空之快,一輪急馳上去,竟是一個個前赴后繼地直向箭頭飛撲上去似的。但見箭頭射處,黑壓壓一片仆倒,整隊遼兵不是傷人便是傷馬,紛紛墜地。
忽然見一道電光閃過,一騎飛馳出十余步外,方見斷了兩半的箭頭墜地,但見黃沙滾滾,那一騎遼軍早去得遠了。